立定跳远是一项对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它涉及到全身多个肌肉群的协同作用。在起跳阶段,下肢肌肉群,尤其是腿部肌肉,提供主要的推进力,而腰腹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发挥着稳定身体重心和协调肢体动作的关键作用。臀部肌肉,如臀大肌和臀中肌,辅助保持四肢的协调并增强起跳的爆发力。上肢肌肉群通过摆臂动作辅助身体获得动能。核心肌群位于躯干中心,对控制身体平衡和力量传导起重要作用。通过全面且针对性的训练,这些肌肉群的协调性和力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以下是几个可以提高立定跳远运动成绩的锻炼方法:
1. 离心提踵
动作要领:站在一个台阶或垫高的平面边缘,脚的前部放于台阶上,脚跟悬空,单脚站立。缓慢地降低脚跟,直到感觉小腿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当脚跟低于台阶平面后,用脚尖推动身体上升,将脚跟提升至可能的最高位置,控制脚跟再次缓慢下降,重复此动作。
训练原理:离心提踵训练主要针对小腿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通过离心收缩加强肌肉力量,这对于起跳时所需的爆发力至关重要。小腿肌肉的增强不仅提升了跳跃的高度和远度,还改善了着地时的稳定性。此外,离心训练还提高了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促进了肌肉恢复,提高了神经肌肉的效率。同时强化小腿肌肉有助于降低在跳跃和着地时可能发生的踝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风险。因此,离心提踵训练是提高立定跳远运动表现和成绩的有效方法。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5次,每次3-4组,每组15-20次。
2. 原地暂停纵跳
动作要领: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背部挺直。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更低的位置,保持脚跟平贴地面,膝盖与脚尖同向,手臂屈曲。在达到下蹲最低点时,进行短暂的停顿,这个停顿有助于增强肌肉的紧张感和准备发力。使用腿部力量,尽可能高地跳起,同时手臂向下后方摆动以增加跳跃高度。轻轻着地,尽量用脚前掌着地,以吸收落地的冲击力。
训练原理:原地暂停纵跳能够针对性地提高训练者的控制能力和下肢的爆发力,这对于提升立定跳远成绩具有显著效果。在下蹲后暂停可以增加肌肉在张力下的时间,这种等长收缩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暂停后的起跳要求训练者迅速从静态状态转换到动态状态,这种转换能够锻炼肌肉的爆发力,提高起跳时的加速度。在下蹲暂停期间,训练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如确保膝盖的正确位置、身体重心的平衡等,这对优化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至关重要。因此,原地暂停纵跳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还能改善技术动作,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这些都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3-4次,每次3-4组,每组8-12次。
3. 摆臂连贯纵跳
动作要领: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背部保持直立。在下蹲之前,进行一次手臂的上摆动作,同时抬起脚跟,尽量打开整个身体,为接下来的起跳做好准备。而后迅速下蹲至臀部与膝盖平行,准备起跳,在下蹲的同时,手臂向后摆动至最大范围,为起跳提供助力。利用下肢力量,迅速向上跳起,同时手臂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带动身体向上,在跳起最高点时手臂也摆动至最高点,在空中,身体伸展,保持最佳姿态落地时,注意缓冲,避免身体前倾或后倒,确保平稳着地。落地时,注意缓冲,避免身体前倾或后倒,确保平稳着地。
训练原理:练习摆臂连贯纵跳也有助于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它通过同步进行双臂摆动与腿部动作,增强了全身动作的协调性,提升了跳跃时的动力输出。双臂的摆动为身体提供了额外的动能,帮助训练者提升跳跃高度的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平衡。摆臂连贯纵跳还能锻炼全身肌肉群,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增加能量效率。因此,摆臂连贯纵跳训练在立定跳远进阶训练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3-4次,每次3-4组,每组12-15次。
4. 收腹跳
动作要领: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背部保持直立。用腿部力量迅速向上跳起,同时手臂从身体两侧向前摆动,为起跳提供助力。在跳起的过程中,尽量将膝盖抬高至胸部,同时用双手去触碰膝盖,这样可以激活腹部肌肉。在空中,尽量保持身体略微蜷缩的姿态,以增加跳跃的力度和高度。轻轻着地,尽量用脚前掌着地,以吸收落地的冲击力。着地后立即进入下一次跳跃,保持动作的连续性。
训练原理:练习收腹跳能够有效地锻炼下肢的爆发力和腹部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在收腹跳过程中,训练者通过腿部的强力推蹬和腹部肌肉的迅速收缩来提高身体位置,这不仅增强了下肢肌肉的力量,还提升了腹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此外,收腹跳要求在跳跃过程中进行高度的身体协调,这有助于改善立定跳远中的技术动作和空中姿态控制。同时,收腹跳还能增强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这对于优化立定跳远的起跳、腾空和落地阶段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通过定期进行收腹跳训练,训练者可以在立定跳远中实现更远的跳跃距离,获得更好的成绩。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2-3次,每次3-4组,每组12-15次。
5.45度深蹲跳
动作要领: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背部保持直立,脚尖略向外张,膝盖对准脚尖的方向。在下蹲之前,进行一次手臂的上摆动作,同时抬起脚跟,尽量打开整个身体,为接下来的起跳做好准备。进行深蹲动作,臀部向后移动,仿佛要坐在一个不存在的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在下蹲的过程中,手臂向后摆动,准备发力。从深蹲底部,下肢发力,与地面呈45度向前上方起跳,手臂同步向前上方摆动,带动身体向前。在空中,身体尽量伸展,落地时,尽量向前,用脚前掌着地,落地后,迅速稳定身体,保持平衡。
训练原理:45度深蹲跳是一项全身性的爆发力训练,能有效增强下肢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特别是大腿股四头肌、大腿后侧肌群和臀部肌肉。通过深蹲跳起至45度角的动作,训练者能够锻炼到跳跃时所需的关键肌群,并提高这些肌肉的协调性和募集效率。此外,45度深蹲跳还能提升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控制力,这对于在立定跳远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提高跳跃表现至关重要。通过增强腿部的推蹬力和改善起跳及落地时的技术动作,训练者可以在立定跳远中实现更远的跳跃距离,从而提升测试成绩。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3-4次,每次3-4组,每组8-12次。
6.连续蛙跳
动作要领: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背部保持直立。进行深蹲动作,臀部向后移动,膝盖弯曲,手臂后摆,为起跳做准备。用下肢的力量迅速向上和前方跳跃,同时手臂向前上方摆动以帮助提升跳跃高度和距离。在空中,尽量伸展身体,落地时,用脚前掌着地,迅速过渡到深蹲姿势,准备下一次跳跃。在落地后,不停顿立即进行下一次跳跃,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每次跳跃后,都要尽量稳定身体,避免前后摇晃,注意运动安全。
训练原理:连续蛙跳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下肢的爆发力和耐力,特别是大腿、臀部和小腿肌肉。这种训练方式要求训练者在连续跳跃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平衡,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蛙跳动作中的蹲伏和伸展能够加强腿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这对于立定跳远的起跳和落地阶段至关重要。此外,连续蛙跳还能够提升训练者的空中感觉和节奏控制,帮助训练者在立定跳远中更好地掌握起跳时机和身体控制,进而提高跳跃的远度和整体成绩。
训练频次:建议每周训练3-4次,每次3-4组,每组连续8-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