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西安医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运动与健康管理学》
发布时间:2024-03-05       发布者:2024-03-05       浏览次数:

西安医学院运动与健康管理学新兴交叉学科

运动与健康管理学是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和科学运动手段,从体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身体健康。探讨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促进健康的规律知识与方法体系。学科基于积极健康理念,树立学科融合思维,强调以预防为主,以科学运动为载体,配合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达到实现健身目标、促进健康功能实现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学科依托医疗健康研究中心、体医融合创新团队平台发展,形成“运动健康促进与治理、健康运动评估与管理、运动康养服务”为主的学科研究方向。

运动健康促进与治理是研究科学运动改善健康行为,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健康水平的治理方法体系。重点关注减脂塑形、关节健康、体能提升、慢病防治、强身避险等内容。

健康运动评估与管理是研究具体运动方案与健康促进预期目的能否达成的评估,及相关教育、咨询、监督活动的管理方法体系。重点关注生命质量、运动认知、生活方式与行为、膳食营养、运动健身资源等内容。

运动康养服务是研究运用现代运动疗法和传统养生功法,修复、恢复机体功能,解决部分功能障碍问题,完善服务机制达到健身、娱乐、诊疗等效果的服务方法体系。重点关注疾病辅助治疗、康复手段拓展、健康修复及提升、养生文化营造等内容。

运动与健康管理学学科建设按照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总体要求,体卫融合探索实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两大战略的共进策略和实践路径,推进新医科建设。运动与健康管理学以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为两个重心,强调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相关知识与技能在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健康测量与评价、健身指导、保健、医疗监督、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基层能力。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介绍:

课程负责人:陈亮


陈亮,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足球、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陕西省大学生体育协会优秀教练员。西安医学院科研导师、青年教师导师,西安医学院体育部基础教研室主任,西安医学院体育部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承担《体适能》、《足球》、《定向》、《武术》、《射艺》,以及《社区运动与健康干预指导》等课程教学工作,教育部临床卓越计划体育负责人,《运动与健康管理学》重点学科、《体适能》一流本科课程、《体适能》混合式教学课程负责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关注交叉学科,从体育与医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结合的视角提出、解决科研问题。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等省部级、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被《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等SCI、CSSCI、CSCD各类核心期刊收录3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副主编编写教材两部。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团队介绍:

运动与健康管理学学科团队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学科视野宽。学科负责人为陈亮(教授),学科三个研究方向负责人和成员为:运动健康促进与治理研究方向负责人姬乃春(教授),成员张良志(副教授)、陈盼盼(讲师)、秦浩(讲师)、何移宸(讲师);健康运动评估与管理研究方向负责人任祥钰(副教授),成员路富林(副教授)、闫亚新(副教授)、樊一婷(副教授)、任栋(讲师);运动康养服务研究方向负责人赵海康(主任医师、教授),成员孙扬(副主任医师)、乔嘉(主治医师)、庞韦韦(主管治疗师)、高小东(助教)。通过学科团队合作机制,有力推进运动与健康管理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Copyright© 西安医学院体育部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710021   备案号:XA12275